最新下载
热门教程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永续合约为何必然属于通用区块链?
时间:2025-09-12 19:20:04 编辑:袖梨 来源:一聚教程网
金融本质是整合而非分散,通用链上的永续合约将强化网路效应,让头部通用链更加强大。本文源自 World Capital Markets 所着文章,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编译及撰稿。
(前情提要:燃料与火箭:为什么说本轮山寨牛市的引擎是永续合约? )
(背景补充:你没看错帐面盈亏,你只是误信了永续合约背后的游戏规则 )
本文目录
- 金融的本质是整合,而非分散
- 分销是核心:金融领域的「制胜关键」
- 平台经济学:真正的启示
- 结论:网路效应驱动的「赢者通吃」
应用链(Appchains)与通用链(GP Chains)之间的争论从未停歇。这两种模式各有其优势,但当我们从历史与经济学角度审视便会发现,在通用链上搭建永续合约的合理性不言而喻。
事实上,认为应用程式应自建独立链条的想法,完全是本末倒置。真正优质的应用程式应当为通用链提供支持,而非分裂成一个个孤立的「资讯孤岛」。
金融的本质是整合,而非分散
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律从来不是分散化,而是不断整合。
1921 年,美国约有 3 万家银行;如今,这一数字仅剩下约 4300 家,降幅达 86%。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答案在于共享基础设施、统一标準与高效结算机制。基础设施越少,流动性就越强,规模效应也越显着。
儘管每年都会涌现一批全新的区块链专案,但即便各类替代方案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般层出不穷,以太坊这个速度慢、成本高的区块链,在锁仓总价值(TVL)排名中依旧稳居第一,且领先优势巨大:其规模几乎是 Solana 的 10 倍。
以下是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锁仓总价值排名前五的区块链
在以太坊之后,排行榜中仍以通用链为主。最终你会看到 HyperEVM —— 另一条通用链,它承载着 Hyperliquid 的运行;而 Hyperliquid,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真正成功的应用链。
由此可见,共享结算才是区块链金融的最终方向,而非分散的「特定应用孤岛」。
分销是核心:金融领域的「制胜关键」
有一种常见说法认为,「通用链只解决了分销问题」。「只」解决了?这种说法就好比说「一种药物只治癒了癌症」。在金融领域,分销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
你日常使用的金融产品,在不同服务商之间的差异究竟有多大?
从支票帐户,到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与纳斯达克(Nasdaq)的对比,除了「分销能力」和「已形成的网路效应」,我很难发现这些业务之间存在本质区别。要知道,伺服器等硬体成本低廉,但分销能力却是无价的。
平台经济学:真正的启示
平台是极具影响力的分销载体。
回顾平台的发展历史 —— 从作业系统、应用商店(App Store)、Xbox 游戏主机,到网际网路,再到近年的 Telegram —— 规律无比清晰:那些突破性的应用程式,无论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适应,都会为平台提供支持,而非脱离平台独立发展。
不妨想想分销对平台的重要性:你的 iPhone 上,有多少应用是不透过 App Store 下载的?你又有多少次不使用浏览器就能访问网站?TikTok 没有打造更好的作业系统,Facebook 没有开发更好的浏览器,Halo 也没有製造更好的 Xbox 主机。
事实上,与当前一些观点相反:优质的应用程式反而有动力为平台的发展提供支持。
热门应用希望平台取得成功,这就形成了一个「飞轮效应」:应用带来流量,流量吸引更多应用入驻,进而带来更多流量。
而区块链透过去中心化治理,解决了传统平台的唯一核心弊端 ——「平台风险」(即平台方可能单方面变更规则、限制应用等)。在去中心化平台上,不会再出现类似《开心农场》(FarmVille)因平台规则变动而衰落的情况。你能享受平台的所有优势,却无需承担「被平台压榨」的风险。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前技术中「性能」与「去中心化」存在固有权衡,MegaETH 仍带有一定中心化属性;但重要的是最终目标,而非初始状态。
结论:网路效应驱动的「赢者通吃」
金融产业在持续整合,平台在分销中佔据主导,分销能力比产品功能更重要。
而区块链与历史规律的唯一区别,在于它会进一步放大这些效应。
未来的趋势是:永续合约(以及所有「杀手级应用」)将让头部通用链变得更加强大。因为网路效应不会分散,只会层层叠加、不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