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教程网:一个值得你收藏的教程网站

最新下载

热门教程

SWIFT vs XRP:Ripple将如何增强或取代它

时间:2025-09-06 11:20:03 编辑:袖梨 来源:一聚教程网

关于SWIFT与XRP的持续争论常被炒作裹挟,但Vincent Van Code最近在X平台上提出了冷静的技术视角。他剖析了SWIFT的实际运作机制,并阐释为何瑞波(Ripple)基于XRP的模型最终可能增强——或在某些场景下取代——传统的代理银行业务。

通过还原真实支付流程,Vincent Van Code客观呈现了SWIFT的低效缺陷与瑞波方案的变革潜力。

SWIFT本质:信息传输系统,而非资金通道

SWIFT并非支付轨道,而是被全球11,000余家金融机构用于传递支付指令的安全通讯系统。实际结算依赖代理行之间通过往来账户(nostro/vostro)建立的资金链。

每笔转账需经多级中介机构的借贷记账、合规审查、外汇兑换和批量处理。即便引入SWIFT全球支付创新(GPI)提速,跨境支付仍需2-3个工作日完成。

典型路径分析:日元兑澳元汇款

Vincent Van Code以日元兑澳元汇款为例:日本银行通过花旗银行的美元账户发起支付,而澳洲收款行在美银持有美元账户。

SWIFT传递指令时,每段路径都受处理时限和截点约束。资金完全结算需48-72小时,使银行与客户共同承担延迟、汇率波动和额外成本。

瑞波的高效结算方案

瑞波的按需流动性(ODL)彻底重构该流程:发送方通过交易所将本币兑换为XRP,3-5秒内完成账本转移,接收方即时兑换为目标货币。该模式消除多重中介,减少往来账户中的闲置资金,实现近实时最终结算。

在合规通道完备的走廊网络,该方案能显著降低成本并提升透明度。

规模化挑战仍存

尽管优势明显,瑞波方案要撼动SWIFT仍面临阻力:部分货币对流动性深度不足,反洗钱(AML)、了解你的客户(KYC)及结算监管要求严苛。

此外,银行对替换传统代理关系态度保守。瑞波已在特定走廊取得实效,但大规模推广仍需渐进式试点。

互补优先于取代

Vincent Van Code强调,瑞波更可能先优化SWIFT低效的特定走廊,而非全面替代。随着成本优势与监管适配性持续验证,XRP解决方案或将在国际支付现代化进程中扮演核心角色。

未来展望:资产代币化与CBDC

这场变革不止于汇款。瑞波已布局代币化资产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交汇领域。当机构探索证券、房地产等资产的代币化时,对高速流动性结算轨道的需求将更迫切。

多国央行正开展CBDC实验,瑞波已参与部分试点。XRP作为中性桥梁资产,有望提升碎片化系统间的互操作性——这正是SWIFT的薄弱环节。

长期演进之路

SWIFT与XRP之争绝非"一键切换"。正如Vincent Van Code所言,改造国际金融体系的复杂度堪比可回收火箭或人工智能研发。

瑞波技术虽具重塑全球支付的潜力,但这场持久战将以年为单位衡量——胜负取决于合规能力、实际表现与战略定力。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