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教程网:一个值得你收藏的教程网站

最新下载

热门教程

亚太地区于2025年推进实物资产代币化

时间:2025-08-24 14:50:10 编辑:袖梨 来源:一聚教程网

新加坡、香港、澳大利亚、日本等亚太经济体正通过监管改革与实时市场应用加速推进实物资产(RWA)代币化进程。

监管变革与市场动态

核心价值: 代币化在共享数字基础设施上贯通发行、结算与托管环节,提升结算终局性与可审计性。此举不仅降低资本成本、增强托管透明度,还能实现7×24小时二级市场——这些优势将惠及发行人、投资者及中介机构。

随着代币化技术改善跨境支付、贸易融资的效率与透明度,亚太地区政策多样性或将为本地货币(包括人民币)发行创造更多可能性,而美元流动性仍保持核心地位。多币种模式将催生外汇对冲与信用增强的新组合。

最新进展:

各地区共同优先推进"相同风险,相同规则"监管原则、账本间互操作性、KYC/适当性/报告标准化,以及央行货币的可获得性。对于通过DeFi参与的个人用户,理解钱包连接、Gas费用及严格KYC仍至关重要(日本居民须在国内法律框架内操作)。

互操作性或实现东西方金融体系联通

背景脉络: 首轮RWA应用浪潮由债券(尤其是美国国债)推动,其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扩大了投资者基础。新加坡金管局的"守护者计划"是公私合作与跨境枢纽,香港正积极发行政府数字债券引领市场构建,澳大利亚通过实时试点识别运营摩擦,日本则依托现有投资者保护框架逐步扩展规模。

"目前数字证券的流通量约为1400亿日元。"(日本金融厅 - 伊藤长官在FIN/SUM 2025主题演讲)

据BeInCrypto报道,中国主要金融机构正进军30万亿美元的RWA市场。XRPL和BNB链上通过代币化国债与房地产产品开展的RWA活动也日趋活跃,这些进展预示着更广泛的机构参与及以太坊之外的多链基础设施兴起。

历史先例: 早期试点成果更多体现在重构运营与审计流程,而非即时流动性提升。各国试点已着手解决即时结算、资产级所有权转移、智能合约治理等后端挑战。

地缘影响: 一旦互操作性标准确立,东西方金融体系间形成"双轨"连接成为可能。但托管责任、合规成本及数据主权问题仍是主要瓶颈。

私营领域方面,顶级资管机构、商业银行及基础设施提供商正扩大参与。随着代币化美债、主权数字债券及代币化基金用例积累,通过共享账本与API连接弥合发行-分销-托管缺口变得至关重要。

互操作性、数据存储与主权问题

未来重点: 关键领域包括与央行货币(批发端)的连通性、会计与税务处理一致性、二级市场深度、价格发现可靠性,以及互操作性标准(消息传递、身份识别、数据模型)共识。

潜在风险: 互操作性缺口、KYC/AML与适当性执行不统一、智能合约操作风险,以及数据存储位置与主权争议。

"截至2025年5月31日报告截止日,仅有三家DLT市场机构获得DLT试点制度授权。"(ESMA关于DLTR功能与审查的报告-第14条)

地区 计划/框架 现状 核心成果
新加坡 金管局守护者计划 扩展固收、外汇、基金批发 推进互操作性与标准化
香港 政府数字债券概览+资助计划 持续多币种发行 公私合作项目管道扩容
澳大利亚 ASIC金合欢项目公告 实时试点+概念验证 运营/会计实施测试
日本 STO/数字证券(金融厅市场演讲PDF) 扩展发行与二级市场 利用投资者保护框架
英国 英央行DSS信息 真实环境沙盒 永久性机制调整
欧盟 DLT试点(ESMA第14条报告) 持续评估/审查 阈值与范围再校准

热门栏目